人际接触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http://www.yiyoujiao.com - 发布时间:2009-07-17 - 所在栏目:
疾病防治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手足部位疱疹为特点的一种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春夏之交季节为流行高峰期。本病潜伏期为2至7天,传染源是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人与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且传染性较强,该病还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儿童,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br][br] 临床上,患儿常以发热起病,其初始症状为低热居多、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喉痛,也有不发热者。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烧,体温38℃至39℃,1至2天内手、脚和口腔内出现疱疹。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若家长发现孩子高烧不退、嗜睡不安、严重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可在门诊治疗,不用住院,因本病有自限性。症状大多持续一周左右可消退。 [br][br] 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预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食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同时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在病毒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病孩应在家隔离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对有接触史的婴儿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6毫升以预防感染,在托幼机构中出现流行时,亦宜用此种被动免疫措施,对控制该病流行有一定效果。[br] 下一篇文章: 幼儿伤风感冒防治3类方法
上一篇文章: 家长如何不做病毒携带者:防手足口病从成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