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心灵感应
人的心理世界神秘莫测,婴幼儿的心理更是玄机难解,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对母婴关系的心灵感应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检查不出原因的腹痛
艾尔莎是个只有3个月大的法国女孩儿,每天都会闹十几次肚子疼,白天和夜晚都有可能发生疼痛,每当这时她都难受得来回扭动身体,哭闹不止,伴随呕吐,却没有腹泻。所有必要的检查都做了,却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损伤,难道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生理疾病吗?她妈妈显然是很爱她的,这么小的婴儿还会有什么心理难题呢?
儿童精神病专家的分析
儿科医生实在无法诊断艾尔莎的病因,就把她转送到儿童精神病专家马塞儿183;卢弗教授那里去了。在单独会面的房间里,卢弗教授听艾尔莎的母亲唠叨与孩子病情无关的家事。这位母亲先前有一小儿子,也是在3个月大的时候,因心脏畸形而呕吐不止,最后死去了。后来又怀上了艾尔莎,女儿出生之后丈夫便离她而去。她说自己的母亲也从未见过她的父亲,有一段时间厌恶进食,而自己的外婆同样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现在艾尔莎的呕吐让她想起自己的家族和小儿子,宿命论的阴影笼罩着艾尔莎的心理世界。
卢弗教授从族谱心理学的角度与艾尔莎的母亲交谈,当然艾尔莎也在现场。他说,婴儿在与父母进行交往时,其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就像母亲或父亲很容易察觉出婴儿的行为心理特征一样,婴儿也很容易察觉出母亲或父亲的行为心理特征。比如,他能在众多的声音中辨别出父母的声音,在众多的气味中辨别出父母的体味,虽然他不认识爸爸妈妈,但是他能很精确地判断出是妈妈抱他,还是爸爸抱他,因为他们能识别出妈妈和爸爸胳膊的力度和弯曲角度,进而用自己躬身方式调整成尽量舒适的坐姿。婴儿通过从外界收集的这些信息可以辨别他人是粗暴的还是温和的,尤其能截取成人身上最原始、最隐晦的心理秘密。
由于特殊的家族经历,艾尔莎的母亲总是对自己不满,她常常会无意识地回忆起自己的缺憾和无能,并把自己的不满无意识地流露到育婴态度和行为中。有几次,卢弗教授观察到她对女儿的态度比较粗暴,于是他跟她讲艾尔莎只是在极力吸引妈妈的关注;其中腹痛是她反复探索最成功有效的手段,痛得越厉害,哭得越凶,妈妈搂抱得越紧,女儿感觉这样得到的好处反而越多;这会进一步让妈妈想到死去的哥哥和其他家人,增加妈妈的忧虑,由此形成母婴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链。
专家一席谈话治愈腹痛
在女儿面前讲述自己的往事,在女儿面前听卢弗教授的分析,艾尔莎的病症竟然消失了!谁能相信3个月的婴儿能听懂妈妈的家务事?能明白心理学专家的分析理论?可事实上,婴儿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也读不懂妈妈的心事,却能读懂母婴关系!当妈妈的心理症结在倾诉和分析中得到松动,如释重负的感觉改变了她对女儿的紧张和负疚心理,建立了与过去不同的母女亲情。艾尔莎对妈妈的变化马上觉察到了,她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以牺牲自己的身心发育换得妈妈的关爱。
艾尔莎因得到妈妈健康的爱而恢复身心健康,后来顺利地上了幼儿园,并且一切发育正常,她妈妈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继续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母女俩都没有再次看过心理医生。
母婴关系决定早期教育质量
从卢弗教授的这例个案可以得出结论:母婴关系决定早期教育质量。
也许有人觉得这例个案太特殊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遭遇那么奇特的经历。其实,抛去个案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特征,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仍然是存在的,包括我们这些凡人、凡心和凡事。
母亲非真实性在场是哺乳期婴儿面临的最大危险,宝宝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胜利付出代价。大约直到3岁,婴儿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感官的灵敏度,用以侦察和评估来自母亲的冷漠,在行为策略上,婴儿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唤回母亲的关注与爱护。有的婴儿睡眠不好,夜里总是醒甚至吵闹;有的不能独处,总是粘着大人不放;有的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行为退缩胆怯艾尔莎则是剧烈的腹痛。这些对成人世界而言不合逻辑的问题行为,在婴儿的心理世界里,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逻辑结果,而且是经过自己漫长的摸索、付出了心灵的痛苦才取得的胜利。婴儿虽小,但也是很有气节的,他宁肯自己受委屈、遭受成人的误解,也要拼命争取妈妈的爱!
可见,母亲非真实性在场现象就是母婴关系不健康的表现,不健康的母婴关系并不是只在西方世界才存在的天方夜谭,只是首先被西方人所发现,它也会侵袭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成为影响早期教育质量特别重要的客观现象。父母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
健康母婴关系的表现和特征
卢弗教授既没有治疗艾尔莎,也没有治疗艾尔莎的妈妈,他所医治的是母婴关系!恢复健康的母婴关系,是搞好早期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并对母婴双方的未来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中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经营好母婴关系是造福两代人和整个家庭的一件大事。
健康的母婴关系究竟包含着哪些含义:
1、母亲真心喜欢养育孩子,把它当作一项值得付出的工作或事业。
2、如果养育孩子带来心烦意乱,母亲马上能意识到,并调整好面对宝贝的态度和行为。
3、养育孩子能使母亲从家庭和社会上的烦心事中解脱出来。
4、养育宝贝真正使母亲获得自我效能感。
5、敏锐地发现孩子发出的求爱和求助信号,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6、孩子对母亲形成安全依恋,常常微笑和手舞足蹈,不排斥、不粘人。
7、丈夫不嫉妒而且支持母婴关系,使对养育投入很多的母亲不产生内疚感。
8、母亲的育子困惑能通过方便的途径得到倾诉、交流和解答。
9、母婴关系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而自然调整。
10、如果不是母亲而是其他看护者养育孩子,符合以上9个条件,亦可建立健康、有效的拟母婴关系。
下一篇文章: 欺骗和恐吓孩子会丧失权威
上一篇文章: 培养孩子对环境的审美观